楼主 2017-01-16 10:31
一、优化生产流程
流程的优化,决定生产的高效。小订单容易在前期物料组织生产延误,造成生产无法正常落实,从而延误货期。工厂做小订单,首先做好前期物料的计划到位,提前做好与客户的业务订单资料确认和交接,安排专人跟进相关制单和面辅料的到位。
二、人员配置合理优化
工序越细分,车间员工用于取放和传递的时间就越多,因此流水线人员不宜过多,应该尽量使每人承担的工序多一些,以减少取放时间;若员工人数过少,每位员工承担工序变多,作业内容复杂,学习时间也会相应变长,熟练速度就要减慢。
员工如果不能很快地进入熟悉状态,生产效率就会降低,因此提前确定适当的作业人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点。
三、建立排产系统
建立工厂排产系统,可通过JIT看板的形式,根据不同订单制定每组排产计划,制定GSD标准工时。同时,能实现工序编排的标准化和最优化,缩短生产准备周期,改善工艺文件的质量,减少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的依赖,适应多品种、小批量、短周期与高质量的生产要求。
四、改造生产线的切入点
建议在原有的车间硬件和车间管理情况下,工厂可以先从小的改变着手。比如,对于机器配置的要求,根据具体服装款式的种类和设备生产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,保证车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。同时,机器布局要使裁片或半成品的移动距离尽量缩短,避免交叉、逆流等现象的发生,并且要遵循动作经济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