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间集体诵读《弟子规》究竟是虚还是实?

更新于 2017-09-11 18:04 1263人阅读 0人回复

楼主: 管理员
官方人员

楼主 2017-09-11 18:04

朝起早,夜眠迟。老易至,惜此时

旭日东升,霞光盈空,又是美好的一天。

位于顺德的磁控管车间在开早会,两百多员工,集体诵读《弟子规》,“凡是人,皆须爱。天同覆,地同载。行高者,名自高。人所重,非貌高”,郎朗声脆,似乎他们的声音,会喊醒太阳,也同时将喊醒即将组装和流动的零部件和生产线。


在求机会、求发展的进程中,如何求生,似乎成为企业最应思考的命题,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使企业发展更为鲜活。


在格兰仕的发展观中,“先生存、后发展,再领先”,无论哪一个层面,都要求有一种文化要素与企业成长、变化相匹配,以使企业能更有效和更有动力地变革。



车间作为生产系统里最坚实的土壤,服务好市场和客户,精确计划和排产,使员工有价值感和归属感,则需要用软实力夯实企业。



缘起和动员



磁控管车间作为核心配套技术,2011年,格兰仕就跻身全球最大的磁控管生产企业行列。磁控管制造部总监张文亮在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之中,得知传统文化与治理工厂也许能产生一种微妙的化合反应,在车间注入传统文化,让冷冰冰的生产流水线增添些人情味。


 “传统文化绝对是好东西,以人为本,把员工当家人,健康他们的心理。现在,社会上有一些对《弟子规》的批评,其实是对人性的错解。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借鉴,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。”张总监对笔者说道。


《弟子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。一般的人听到“弟子”,会错误地认为,这是小孩学的。其实不然,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。其主要内容也是《论语》学而篇的解读。


“人没有正信的伦理道德教育,什么都敢做。正因此,我们需要引导。”磁控管制造部总监为了让传统文化对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,他自费买了一批《弟子规》读本,让车间主任杨多群去推行,一层一层地影响下去,形成了一个至上而下的动员系统。


《弟子规》的内容,目前车间90%的员工都能背下来,基本是全员参与的状态。花八分钟集体诵读,每天两次,早班7:30,晚班6:30,除此之外,还有两次广播,第一次是早上9:15到9:30,第二次是下午3:15到3:30。有时,转班之前,员工会上来分享《弟子规》的内容,谈谈自己对里面篇章字句的理解。


正如那句“文化不能一概而论,只能在个案中看见底色。”换言之,文化是可以做实的,也可以化成一个企业坚实的力量。



力量维度


车间诵读《弟子规》究竟是虚还是实?看成果最有说服力。


 “在家庭方面,我学会了良好的沟通,争吵减少了。想问题和事情,也先想清楚原因,心态更加平和,没以前那么急躁,会时常反思自己。我最喜欢那句‘有余力,则学文’,在有精力的时候,我会主动去学习一些文化、技术方面的书籍。”甲班成品装配组组长吴开浩,向我细谈他读完《弟子规》后自己的改变。


另外,在管理上,对于一些95后和00后,管理比较棘手的员工,他现在也会用《弟子规》里的一些价值观念去影响他们。比如之前,有员工会请假去打游戏,最初问起时,他们会反驳道“这是我的事,又不是你的事”。


学习《弟子规》后,他会用孝道去感染他们,“出来打工是为了什么?是不是为了让自己和父母的生活更好一点?”,大家听了更易于接受,内心也比较容易感动。



已经是三个孩子妈妈的检验员洪利梅笑着对我谈道:“我最喜欢的一句是‘首孝悌,次谨信’。读完《弟子规》后,对我有一个明显的改变,就是改善了我与婆婆的关系。其实人很不容易,两代人思想差距很大,有时互相委屈。现在学会了换位思考,对婆婆也要像对妈妈一样,关系就好了很多。平时,我也会把这些教小孩,让他们知道礼仪文化。


而另一位为人子的B线线长朱发令告诉我:“我以前很少给父母打电话,现在一个星期打三次。以前拿到工资后,都是自己花,现在想到父母,每个月都会给他们打600。”


性格有些内向,甚至有点腼腆的A线加物料岗的刘喜花说:“读完《弟子规》接近两个月后,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,不再像以前那么急。跟同事沟通,也比以前更聊得来。对工作也更积极,我也更热爱我的车间和团队。“


这一制度实行效果不能具体丈量,但于工作于生活、于为人父母于人子女方面却给予我们方向。工作上对于员工的管理更加循循善诱,更趋人性化;为人处事更懂珍惜,更懂理解,这种软实力的改善更能支撑生产的改善。



《弟子规》外的文化配套能力


《弟子规》只是一个文化务实的缩影,它是比较直观的让人看到这个车间做事的精神内核。这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,也是企业文化的践行。


进入顺德厂区5号楼5层,一进去就能看见活动宣传栏,里面有文体艺术、质量比拼活动的照片,生机勃勃。再往里进去,还能看见传统文化栏,一周更换一次,不少见诸如“沉默就是包容”,“不要等走了才知道挽留,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”这样的温和句子。


除此外,还有企业报专栏、员工检讨区、产品缺陷实物培训专柜,其中对于检讨的内容,几乎每封都有领导的回复,比如答复的“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,相互尊重,共同享受工作与生活的快乐”。


企业文化是长期的事,并非一日之功,也实非应付之用,这是一项重要的投资。


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磁控管车间有一个绕着柱子的四面书架,是用其他车间不要的废料组装起来的。一共有4个版面,分别是管理类、传统文化类、报刊类和生活类,上面罗列着相关的书籍,以供员工阅读。“领导很重视我们的心灵健康和道德情操,所以很舍得投资”,检验员洪利梅谈到。


中国著名企业文化和战略专家,陈春花说过,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和组织,而不是什么资金、技术、市场”。


如果在文化和组织上发现问题,那实际上是发现一种机会,如果对于文化和市场是持开放态度,则我们传统企业的自我变革会更可行。在开放心态下,就能在多元的治理文化中,鉴别、比较、选择和融合,最终呈现最好的企业状貌。


企业文化,将越来越像IP一样,日益成为稀缺的资源。文化不是管理的延伸和补充,而是管理的手段和工具,升华一点,称之为“管理的灵魂”也不为过。



也许,就是这样,文化给予员工启蒙和理智,将深扎于心,优化做事的程序和结果。


旭日东升,霞光盈空,又是美好的一天。“朝起早,夜眠迟。老易至,惜此时”,位于顺德的磁控管车间在开早会,两百多员工,又开始集体诵读《弟子规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