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主 2018-03-01 17:55
看着商厦里标价动辄一千多、两千多的衣服,它们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?它们为什么卖这么贵呢?
一件服装的成本包括了它的开发费用、面料成本、人工成本、税费、物流成本、销售渠道成本等。
首先是面料、里料成本的问题。
以260T消光春亚纺(75D *75D,18*3*32,165cm)为例,按照涤纶DTY75D/72F 全消光丝1月19日报价为13500元/吨;
经向:(18*3*75*1.65*0.0135)/90=1.002元/米
纬向:(32*75*1.65*0.0135)/90=0.594元/米
总成本:1.002+0.594=1.596元/米
现在坯布260T消光春亚纺的坯布价格在2.6元/米左右,不算人工、税费、水电、物流、加工等的成本,该坯布的毛利也只有1元左右,如果全算上,偶尔甚至还要亏钱。
接下来是生产成本。
经过2016年人工成本上调、大宗原料价格上涨以后,对于生产商来说,包括面料里料配件等的原料成本约占出货价的45%-50%,而人工成本也占到了35%-40%,税费及其它费用占到了成本的6%左右,不过税费时常可以抵扣,因此总成本在出货价的80%-95%之间浮动,利润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十分微薄。
在拿到货以后,中间经销商和品牌再加价10%-20%,进行贴牌,分销,流通到零售商。如果贴牌时贴的是大品牌,加价幅度还会有所上升。
对于中国服装零售者来说,一般的拿货价格大约占了售价的3-4成,商场的抽成一般也占了售价的20%,再加上税费、工资成本的6%-8%,所有加起来一般会占售价的60%-75%。
以一件售价为2000元的大衣为例,其生产成本大约是630元,其中有300元左右的原料成本,250元左右的人工几其它成本。中间商的拿货价格是700元,然后中间商再加价300元左右进行贴牌、分销到零售店。此时零售店的拿货价大约是1000元。把衣服在不打折的情况下卖掉,要给商场大约400元,税费和人工费用150元,自己拿到的利润是450元左右。
虽然看起来利润很高,但这是在理想情况下的利润,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的过程形容为“危险的跳跃”,为了销售掉产品,零售商普遍会采取打折的方式。而打折幅度超过7成零售商的利润就会很薄。而商家打出5折甚至是3折的标语一般来说就是为了清库存了。
为了消除库存方面的影响,并降低渠道费用,部分新兴品牌采用了让消费者先下单,再生产的经营模式。
Elizabeth Suzann是美国品牌,成立于2013年,该公司采用上述模式,所有的生产都是in-house(有目的性地重组、整合产业链的生产模式)。该品牌的创始人Liz Pape,在品牌官网写过一篇5000多字的博客,其中公布和分析自己服装的定价、生产以及真实成本的详细数据。
可以看出,在这种新的模式下,产品的原材料、人工方面的成本超过了售价的一半,这还要考虑到该品牌位于美国,如今大部分产品转向本土加工,成本大幅上升的原因。
在中国,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作“网红店”,因为原料和人工更加便宜,再省去了大量的渠道成本,在定价不变的情况下,它的利润也变得更高,普遍可以维持在50%以上,该模式正在对传统的服装零售产生新一轮的冲击。